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冬笋怎么形成的(挖冬笋老一辈的口诀)

冬笋怎么形成的(挖冬笋老一辈的口诀)

更新时间:2025-07-13 02:24:39

冬笋怎么形成的

冬笋是由笋竹的嫩芽经过一定时间内生长形成的,一般在每年的11月和12月开始采收。笋竹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许多嫩芽,并不断抽出新芽,因为新芽的生长速度快,所以需要采摘及时,避免太过老化而失去口感。同时,采摘也可以促进笋竹的生长,每次采摘都能刺激新的嫩芽的生长。冬笋的大小和质量与气候、土质、品种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控制水分、肥料、温度等多方面因素,以促进冬笋的优良品质。

1、初期:是竹笋地下生长的继续,尽管笋尖露头,笋体仍在土中,横向膨大生长较为显著,节间长度增长很小,基部各节陆续生根,高生长非常缓慢,一般每天生长量不过1~2cm。

2、上升期:竹笋的地下部分各节间的拉长生长基本停止,成为以后竹杆的杆基,竹根大量抽发,根系逐渐形成,竹笋的节间生长活动从地下推移到地上,生长速度由缓慢而逐渐加快,生长量也相应增大,一般每天可伸长10~20cm。

3、盛期:是竹笋生长最快的时期。在竹根继续伸长并开始发展侧根的同时,竹笋的高生长迅速而稳定,呈直线上升,到生长高峰,1昼夜可长1m左右。基部笋箨开始脱落,上部枝条开始伸展,高生长速度又由快而慢,竹笋逐渐过渡到幼竹阶段,除梢部尚为笋箨包被外,中下部各节间在光的影响下,产生叶绿素,变为绿色的“竹青”,进行光合作用,为竹笋一幼竹生长自给部分养分。

4、末期:幼竹梢部弯曲,枝条伸展快,而高生长速度则显著下降,最后停止。笋箨全脱,枝条长齐后,竹叶全部展放,形成新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