燹 xiǎn
◎ 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兵~。烽~。
《正韵》蘇典切,音铣。《说文》火也。
又《玉篇》先践切《广韵》《集韵》息浅切,音鲜。《玉篇》野火。
燹[读音]:xiǎn
部 首 :火
笔 画 :18
五 行 :金
繁 体 :燹
五 笔 :EEOU
基本释义
火;野火:兵~(指因战乱所受到的焚烧破坏)。
详细释义
野火
燹,野火也。——《玉篇》
又如:兵燹(因战争所遭受的焚烧破坏)
后专指兵火、战火
先圣旧宅,近日亦遭兵燹之厄,可叹也夫!——宋· 庄季裕《鸡肋篇》
历世既久,悉毁于兵燹;间有遗编,多为世俗秘而藏之。——宋· 张存《重刊
埤雅序》
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明· 高启《次韵杨孟戴早春见寄》
〈动〉
焚烧
及闻蕙棺被燹,顿违共穴之情。——《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