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黄帝部落属于龙山文化吗

黄帝部落属于龙山文化吗

更新时间:2023-09-16 10:30:16

黄帝部落属于龙山文化吗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华夏始祖炎黄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向国家文明过度阶段。黄帝的生活年代大体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华夏大地的确发生了某种意义上的“改朝换代”,仰韶文化突然结束,龙山文化兴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碳十四测定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续了2000年之久。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遗迹是红陶,特点是尚红,这一文化类型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西北等地,其规模和覆盖之广,是同时代其他文化类型所不能比的。

在仰韶文化之后的龙山文化,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俗,龙山文化主要代表遗迹是灰陶,形制上也没有任何继承关系。灰陶取代红陶,并非技术革命,这一点已经被考古验证。龙山文化对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类型突变。

那么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尚红的文化突然被终结呢?

能够与这一时期形成对应的上古“改朝换代”事件正是黄帝对炎帝、蚩尤的战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按照史书脉络,最初据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战后,共主地位被轩辕黄帝取代。

仰韶文化持续2000余年,遍布豫、陕、晋、冀的考古发现与史书记载中神农氏时间、轨迹完全吻合,证明传说中的炎帝其实正是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终结的时间节点与史书记载的黄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显然毋庸置疑,因为考古显示以外来形态取代仰韶的正是龙山。此外,疑似黄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现龙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过渡特征。即:轩辕黄帝所处时代为龙山早期,其后裔所处时代为龙山晚期向夏过渡阶段,刚好印证了“黄帝至禹,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黄帝约930年)。黄帝虽然击败了炎帝,但却在涿鹿遭遇了更强大的蚩尤。

在河北张家口涿鹿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也的确找到了仰韶、龙山、大汶口三种文化类型在此交叠的证据。然而,在仰韶结束龙山兴起后,早期龙山文化中却弥漫着大汶口文化的诸多特征。

大汶口文化遗存经碳十四测定,存在时间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主要地域是在泰山一带,无论是时间脉络还是地望,都不会是蚩尤部落。

因为公元前3000年,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活动在泰山一带的正是大汶口文化的少皞部落,《左传》也记载:“少皞之墟在鲁”。经考古验证,少皞部落以鸟为图腾,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这也就解释了黄帝为何在泰山会遇到玄女(女部落首领)。

也就是说,黄帝在收降炎帝后,炎黄两部联手,却依然不是善做兵器的蚩尤部落对手,最后不得不请求强援少皞部落的帮助,才取得涿鹿之战的胜利。早期龙山文化中弥漫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现,也恰恰印证了少皞是黄帝的盟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