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王羲之论书原文及解释(王羲之论书全文阅读)

王羲之论书原文及解释(王羲之论书全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5-07-15 01:33:25

王羲之论书原文及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王羲之自书论原文为:

六朝以来,书法之家,多以帖学自长,每欲得帖之精,未有不读碑帖者也。然其所得,多为表面之体,不知其源流之本,故不能得其真趣。吾虽不才,而喜读书,惟以原迹为师,不以人帖为法。今读古书,必先考其出自何时何人,考其书体之妙,究其笔意之深。如《五经》之类,所以为经,不在于文理之通,而在于圣人之意。读之者,当先通其义,后熟其言,终则融会贯通,而心悟神怡。

夫书法亦然。以帖为学,不如以原为师。原则自然真趣出之,帖则妄自矜夸,反失其真趣。盖人之帖,则人之书也,人之书不及古人之书,古人之书不及圣人之书。故欲得真趣,当先通其义,后达其技,终则笔下有神,而人可得其真趣也。

人之帖,其疑于始末,其远于古今,其浅于虚实。如读《春秋》,不通于古事,不达于人情,不知其义,读之则疑,不读则昏。故欲得其真趣,当先通其义,后通其文,终则通于神意,而心悟神怡。

书法之学,当以真趣为本,以笔意为体。笔意既得,笔体自成。今之学者,多以笔体为学,未能得其真趣。此非笔体之过,乃心志之偏也。欲得真趣,当先通其义,后达其技,终则笔下有神,而人可得其真趣也。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