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咬钩的信号主要通过浮漂来传递。 浮漂分为卧漂或立漂。若用立漂,鱼儿咬钩后大致有这样几种反应:
(1)松漂,又叫送漂或回漂。鱼儿俯身咬钩 后抬头欲走,把漂往上送,即出现松漂。若浮漂徐徐上升,而后整个漂都露出水面,则表明鱼儿已被钩住鱼嘴,此时若用力猛拉,会使鱼儿下颚脱落而跑鱼,所以应先遛鱼,再用网抄。
(2) 点漂,又叫拌漂、逗漂,是鱼儿 碰到钓饵不断轻撞,但又未吞食所引起的,表现为浮漂作轻微的,跳跃式的颤动。
(3) 沉漂,亦称拉漂或拖漂,即浮子 连续上下拌动,而后缓缓下沉。下沉速度慢,表明是个体大的鱼在咬钩。沉漂一般都是鲤鱼、青鱼、草鱼的咬钩信号。
(4) 抢漂。表现为立漂快速下降,往 往在钓饵刚一落水时就被鱼发现咬走,这往往是黑鱼、鲶鱼等较凶猛的鱼类的咬钩信号。
(5) 移漂。表现为立漂缓缓、轻微平 移,一段时间后时升、时降,这说明是鱼类在咬钩。
一、抛竿后,浮漂依然躺在水面,没有按时竖起;或者浮漂快速移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钩,也可能是中上层鱼就饵的信号,但不一定有鱼获。
二、浮漂快到底时,没有按正常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还没有到预定的数目停下来、加速,都有有可能是鱼在咬钩。
三、浮漂到位稳定后,先缓缓上升,而后短促有力地下顿,这是“最标准”的信号,鱼吃钩正常,这时,提竿的命中率相当高。当浮漂上升时,钓手要做好准备,看见浮漂下顿的瞬间扬竿,十拿九稳;而上升后并不顿,有一个短暂的停留,也须迅速提竿。
四、钩子到底后,浮漂稳定在你所设定的钓目,慢慢上升,但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信号,要及时扬竿。
五、浮漂还没到位就上下跳动,这说明鱼在下层很活跃,也可能是饵料的雾化太快,鱼太“躁”。这种情况,如果信号多,可以考虑钓浮。待到中鱼率低时,则考虑仍然钓底,以抓底层接口信号为主,一般是抓以下两种信号中鱼率较高:短促有力的下顿、缓慢上浮不动时。同时采取的措施是拉小饵或搓小饵。
六、浮漂到位后,突然大幅度下沉,这多数是鱼体撞线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见浮漂浮起即可扬竿。
七、浮漂在没到位之前出现停顿、上浮,可能是双鱼就饵,扬竿双飞,机率很大。
八、浮漂停顿后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鱼讯,无力而又幅度大,多是鱼体撞线和小鱼捣乱。
九、反复钓放的“回锅鱼”,出现相当正常的信号时,提竿无鱼。应对的办法一般有二点:浮漂上捋,钓钝点;放弃大信号,专抓某种特殊的小信——这需要相当的经验和对浮漂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