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出自战国 韩非的《韩非子·五蠹》。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南辕北辙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告诉我们确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所想去的目的地。如果方向错了,再好的条件和付出都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远。此外,南辕北辙还告诉我们要善于规划,制定符合实际可行的计划,坚定执行,不轻易放弃。同时,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从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中获取启示和帮助。
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都源于《庄子》中的故事。
1.守株待兔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农夫在田地里劳作,他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树上,摔死了。农夫觉得这只兔子很肥,于是他决定守在这棵树旁边,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在这棵树上。但是,他等了很久,却没有再次发现有兔子撞死在这棵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株待兔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2.南辕北辙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驾着车子往南走,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结果他走到了北方。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问路人:“我往南走,怎么会到北方?”路人回答说:“你的车子朝着北方走,所以你走到了北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那么我们的努力就会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