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办翻译社。马云的第一个创业就是在杭州创办了一个海博翻译社,当时他创办翻译社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杭州有许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他当时是一位老师,很多人都请他来做翻译,于是他就看中了这个商机,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但这次创办的翻译社是失败的,他一直处于亏本的状况,为了养活翻译社,马云只好到义乌去进货卖钱,整整三年,翻译社才开始实现盈利。
2.第二次,他创办了中国黄页。因为在翻译社期间,他被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也就是在美国西雅图的这段历程,让他意识到互联网将是一座金矿,于是他辞了职,在体制上创办了中国黄页。但那时他所以的家当只有6000元,靠着和朋友和加入的筹借,他在创办了中国黄页一年后,就那营业额做到了700万,即便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我认为,马云这次是成功的。
3.第三次,也就是现在的阿里巴巴了。可以说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上就是一次奇迹,马云刚开始创业阿里时,也是没什么钱的,50也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出来的,但就是这50万,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