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最早的翻译者是郑振铎先生。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先驱,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郑振铎提出文学思想应破旧立新,文学应肩负新的使命与任务。因此,他积极译介异域的优秀文学,早在1921年,郑振铎就与王靖分别翻译过多首泰戈尔的诗。
1922年,郑振铎选译的《飞鸟集》在中国问世,成为其追求思想解放与独立而进行的文学翻译创作活动的一次系统性尝试,为彼时寻求新文学、新思想的知识界播下了一颗饱含自由与爱的种子。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至今已有96年历史,一直长盛不衰,被视为经典之译作。
《飞鸟集》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然的崇尚、对宇宙的思辨、对人生的体悟,感动了一代代中国文学青年,也影响了不少历史上的名家,如刘半农、鲁迅、瞿秋白、徐志摩、冰心等,郭沫若曾言“在我自己的作诗的经验上,是先受了泰戈尔诸人的影响力”。
飞鸟集 郑振铎译
1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
2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 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 小如一首歌 小如回永恒的接吻。
3 是”地”的泪点 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