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纸上谈兵与这有关的历史名人是谁(历史上还有哪些名将被主公冷落过)

纸上谈兵与这有关的历史名人是谁(历史上还有哪些名将被主公冷落过)

更新时间:2025-07-24 17:59:59

纸上谈兵与这有关的历史名人是谁

纸上谈兵与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有关,他就是赵括。

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他在年轻时期深入研究兵法,对各种战术和战略都能熟练地讲解和讨论。然而,尽管他对军事理论知识非常熟悉,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和灵活应变的能力。这一缺陷最终导致他在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中担任主将时,未能采取正确的策略以适应战场变化,导致赵军失利。因此,“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不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或事。

纸上谈兵的意思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解释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纸上谈兵带给人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只用一张嘴夸夸其谈是没有用的,必须有实际操作才可以。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历史事件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由于廉颇老将与秦军作战不利,最终退守长平关,坚守不出。急于求成的赵王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改用了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颇有名气,与其父赵奢谈论兵法,赵奢都不是赵括的对手。在赵王启用赵括以后,赵括的母亲曾面见赵王,说:括不可使将。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可此时赵王心意已决,并没有采纳赵括母亲的建议。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赵括也因此以“纸上谈兵”之人流传下来。

从这个成语和历史典故来看,都在告诫我们,凡事不能空谈理论,一定要实践出真知。

”纸上谈兵“和赵括有关,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在260年,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按照兵书的说法来指挥赵军,而不知道变通,贸然率军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而且,赵括在率军冲出包围时,被秦军弓箭手射死,身死为天下笑。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