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七月菊种子种植方法(水晶菊种子种植方法全过程)

七月菊种子种植方法(水晶菊种子种植方法全过程)

更新时间:2025-07-21 00:37:49

七月菊种子种植方法

一、种植时间

七月菊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播种,趁着气候适宜的时候播种,周边的温度能利于种子的发芽。

二、挑选种子

播种之前,要求七月菊种子是健康、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发芽率相对有保证。

三、播种土壤

土壤应保证疏松透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富含有机质,播前施入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准备好土壤后,进行消毒杀菌。

四、进行播种

在七月菊播种之前,先往土壤中喷水浇透,促使水分渗透到土壤中,之后将种子均匀播撒到土壤表面,盖上一层薄土,然后养在散光通风处,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大约播种后15-20天就能发芽了。

五、移栽摘心

如果七月菊小苗过密,可以在长出几片真叶后,将七月菊小苗移栽出去,并且对七月菊苗进行摘心。

七月菊种植方法

一、选地施肥

  药菊花喜温和润湿气候,耐寒冷,喜通风向阳,栽培地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半沙壤土为宜;涝洼积水、重黏土、盐碱地不宜栽种。选好地后,于栽种前15 d整地,每667 m2撒施腐熟捣碎的圈肥5000 kg左右,深耕15~20 cm,使土、肥混匀,然后耙细整平,做成1 m宽的平畦。地旱时畦内浇足水,待土壤踏实后再栽种。

  二、繁殖方法

  药菊花繁殖有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由于分株法简便易行,故生产上多采用。其具体方法是,收获菊花后,于封冻时在花墩上覆盖10 cm左右厚的土,以防寒越冬。第2年解冻后,扒开覆土,以利幼苗生长。“谷雨”至“立夏”,当幼苗高7~10 cm时进行分株移栽,即先将幼苗连老花墩一起刨出,去掉土,选健壮无伤幼苗,从老根上带着下部一段白茎劈下来作种苗。在整好的畦田内,按行距50 cm、株距30 cm,挖8~10 cm深的窝(深度以将幼苗的白根茎埋住为宜),每窝栽3株,每穴呈三角形定植,每畦栽2行,栽后覆土压紧,立即浇透水,以后每5~7 d浇1次水,连浇3次,保持地面湿润,以利成活。


  三、田间管理

  (一)锄地蹲苗

  栽后一般经过10 d幼苗即可成活,这时应以锄地保墒为主,不宜经常浇水。锄地时可掌握前1~2次深锄,达到土壤深松,以后浅锄,以防止伤根。这样可促使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生长过旺。

  (二)打顶

  为促使其多分枝、多开花,一般需打顶3次。第1次在“芒种”前后,当苗高22~25 cm时,选择睛天将顶梢掐去,留20 cm高的茎秆,高的多掐,矮的少掐,要求留下的茎秆高矮一致;个别不足20 cm的,可等长到20 cm后再掐顶。第2次打顶在“小暑”前后,即对第1次打顶后长出的高20 cm以上的分枝,选择睛天掐去顶梢,再留20 cm高的第1层分枝。第3次打顶在“立秋”前后,方法同前。3次打顶,共留3层茎秆(高60 cm),以后不再打顶,任其自然发新枝生长。

  (三)追肥浇水

  第1次打顶后,每667 m2撒施尿素10 kg(撒于植株附近),地旱时立即浇一遍水。第2次打顶后,每667 m2施捣碎的农家肥2000 kg,加氮、磷、钾复合肥15 kg混匀,撒于株旁,然后锄地培土,将行间的土培到植株根部,使其形成15 cm左右高的小垄,培土后向垄沟内浇水。第3次打顶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施肥2天后澆水,以促使开花整齐,提高产量。雨季则应注意排涝,勿使地内积水,以免造成叶子脱落和烂根。

  (四)防治病虫害

  病害主要是叶枯病,又称斑枯病。该病多在高温多湿季节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斑点,病斑中心灰白色,周围褪绿,并有淡褐色的晕圈。后期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防治方法:收获菊花后,将地内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病源;栽培时选栽健壮植株,加强田间管理,雨季注意排涝防渍;发病初期,可喷洒等量式100倍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次。

  对为害叶片的蚜虫、红蜘蛛,于发生初期,每667 m2用4.5%氯氰菊酯40 mL,或2.5%溴氰菊酯20~30 mL,或2.5%联苯菊酯50 mL,或2.8%阿维甲氰乳油30~45 mL,对水40~50 kg,喷雾防治。
四、收获加工

  (一)收获

  “霜降”前后,当花朵开放时采收。管理的好,花朵开放一致,可一次性采收,即割下全株,剪下花朵进行加工;如果开放不一致,要分期采摘,开一茬,收一茬。

  (二)加工

  1.生晒法。该方法是将全株割下后,挂在通风向阳处晒干。这期间要防止雨淋,干后摘下花朵即可供。

  2.熏晒法。将采摘下的鲜花,用硫磺熏后再晒,每50 kg鲜花用硫磺0.5 kg熏2~3 h,使花朵呈绵软状后再晒干。

  3.烘干法。将采摘下的鲜花,摊在席箔上或晒盘上,厚约3~4 cm,放到烘房内架上,先用45~50 ℃的温度烘12 h,再把温度提高至60 ℃烘12 h即可。一般采用烘干法加工,每5 kg鲜花可加工1 kg干花。烘干损耗少,质量好。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