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本意读guān,但在一些意境中还有不同读音,其多音分别有:guàn、wān、wǎn。
关,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guān,最早见于金文,原为会意字,从门,门内有闩。小篆变为形声字,从门从丱(guàn)。后简写为“关”。本义是门闩,引申为“闭合”“关口”“涉及”等意思。“关”也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
读guàn时,通“贯”。意思是贯通,贯穿。《汉书·司马迁传》: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读wān时,通“弯”。意思是引弓。《孟子·告子下》:越人关弓而射之。
读wǎn时,同“绾”,如:关(绾)头。
关没有多音字。
关,guān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
(5)“关上”的简称。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