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部加因字读“裀”字。
裀,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yīn,该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起初基本含义为夹衣;继而引申含义为古同“茵”。
有关常用的组词为草裀。
基本信息
中文名:裀
拼音:yīn
总笔画:11
部首:衤
部首笔画:5
五笔码:PULD
仓颉码:LWK
郑码:WTJD
四角号码:36200
Unicode:U+88C0
来源:《说文》
“裀”,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yīn,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
“裀”的基本含义为夹衣;引申含义为内衣;褥子。
字源演变:“裀”,初见于楚系简帛中,“裀”字简体版的楷书从小篆演变而来。
名词:夹衣服
释义:通“茵”。褥子,床垫,裀席、裀褥,茵,通作裀。
古籍释义:伊眞切,音因。衣身也。复襂谓之裀。
又衽裀袾裑也。
通茵。尝诣石崇家蚊帐、裀褥,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