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
原文: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锱:古代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该成语的本义是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锱铢必争zī zhū bì zhēng,睚呲必报。这两句话相辅相成。形容一个人或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吃不了亏受不了气,很小气的样子。但同时又做出了很大的反击。如果没有工作上或者利益上的关系。还是少接触这类人。因为我们与他接触当中,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有时候你所不在意的小事也会被他放的很大。从而闹得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