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战封侯——定襄北之战。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作战中,霍去病率八百骑兵,离开主力大军长驱直入,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伺机杀敌,此次虽是霍去病第一次出战,却最终斩敌2028人,还杀掉了匈奴伊稚斜大单于的祖父,并俘虏了单于的国相及叔父罗姑比等高官,功冠全军。战后,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以表彰其勇冠三军之意,少年英雄,一战成名。
2、骠姚铁骑——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祁连山,攻打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军队,最终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叛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也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此战后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3、封狼居胥——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为彻底消灭匈奴,汉武帝命卫青和时年21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及后续部队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lǘ)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逃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这场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后,汉军一举打败匈奴,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到解决。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然而,或许是多次带兵征战劳累所致,也或许是上天觉得霍去病这个BUG太过无敌,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早逝,时年仅24岁,不禁让人感叹天妒英才。
戎马一生,十七封侯,转战万里,杀敌无数,勇擒敌王,守护汉境,壮哉我霍骠骑!
第一战—— 一战封侯!(公元前123年)
在开始,其舅舅卫青的本意是让他在战场上历练,却没想到霍去病一出场就是满级,其亲率800轻骑,甩开大部队深入漠南,长途奔袭纵深敌近几百里,结果歼灭俘虏敌军两千余人。并将单于祖父斩首。
此战震惊朝邑,汉武帝因其勇冠三军,封冠军侯。而此时的霍去病年仅17岁。
第二战:河西战役!——史诗级的闪电战。(公元前121年)
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此战分为春夏两次攻势。
春季,他率1万骑兵转战河西五国,越过燕脂山六天,急行军1000多里,重创匈奴,歼敌近9000,并俘获匈奴祭天金人。
夏季攻势,霍去病与公孙敖各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却迷了路,迟迟未到会师地点。霍去病当机立断,决定孤军深入大纵深,迂回分袭。霍去病率军越过居延河,经过小月支,进攻祁连山,擒获酋涂王,敌人投降的有两千五百人,斩杀俘获三万零二百人,擒获匈奴王五人,和五个王母,以及匈奴单于的阏氏、王子共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军伤亡十分之三。战役结束后,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户。经此祁连山一役,河西大局已定,同年秋天,浑邪王、休屠王降汉,霍去病派军前去接收降军,受降途中匈奴叛乱,霍去病临危不乱,再次派兵斩杀叛乱者八千多人,自此河西无匈奴。
第三战,漠北决战——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
此年的霍去兵21岁!
他与舅舅卫青各率5万大军与匈奴决战漠北,为了实现他的闪电穿插战术。
在用兵方面,他对士兵个人能力素质要求极高,需精通各种技能,因为穿插战术需要深入敌后,在没有补给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需要极强的能力和意志力方能保障深入,并且他还大胆任用匈奴人。 决战一开始,卫青兵团先跟匈奴单与主力报上了,趁这个档口,霍去病德率军长驱直入,北进2000多里,一举击溃了匈奴左前方主力,后面更是乘胜追到了狼居胥山,封狼居胥,崩临瀚海。此战霍去并歼敌7万,俘获牛羊马匹无数。之后匈奴远遁,而漠南吴王庭这一战也彻底扭转了汉民族近百年的屈辱,浴雪坚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