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
但是,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真的很不容易。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洽的沟通,至关重要。
01 “了解”是沟通的基础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多了解班里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家庭情况,这样与家长沟通就能融洽、顺畅。
比如,有的学生长期由祖辈照顾的,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刚转学不久,有的学生身体有疾患等等,如果老师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给学生充分的爱,没有给家长充分的理解,反而主观臆断,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伤害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02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教师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真诚沟通,礼貌待人,做到与家长平等交流。
教师应当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真诚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不得对部分学生偏爱或歧视;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的尊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得污辱学生、不得体罚学生、不得泄露学生的隐私,关心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不训斥、指责家长。
03 “理性”是沟通的保障
为了和家长沟通顺畅,教师要注意:分析谈话对象,寻求共同话题。正面称赞入手,创造融洽氛围。 运用有效的沟通语言,争取主动,控制谈话过程。态度不卑不亢,维护自身形象。
首先,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稳定的情绪管理,一定会让沟通更加顺畅。
有时学生的问题的确是“一错再错”,反复教导没有成效,教师也是气到心头上了;有时家长会有明显的“护犊”行为,不肯正视孩子的缺点;有时家长的观念与学校教育理念有冲突,家长甚至提出“我的孩子不用这样管教”......碰到这种棘手的事情,教师要学会与家长保持「客观反馈-理性对待-求同存异」的沟通状态。
04 “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积极倾听的技巧包括:注意对方在说话中带出的态度和感受。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当你向家长客观反馈孩子近期在校出现的问题时,家长的态度是下一步如何沟通的关键。可能,你会遇到有的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不以为然”,有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家挺听话,不会这样,对反馈的问题产生质疑......
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立即以你自己的意见作为反馈,比如评价、同情、讲道理、分析、建议、命令或质疑。你可以先表示对孩子情况的关心,向家长明示这次沟通的目的,适当地回应家长的表达,营造一个坦诚、互相倾听的交流氛围,再逐渐深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