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汉献帝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正式成为魏国皇帝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曹魏时曾改为谯国,后又改为谯郡)人,汉末权臣曹操与卞夫人之子。曹操称魏王后立其为世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父亲的官爵与势力,并于延康元年(220年)十一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建立了曹魏政权。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谥号“文”,史称魏文帝
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建立了魏国。曹丕称帝的原因包括其父曹操在位期间已经实际掌握了汉朝政权,并且在获得诸侯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此外,曹丕还声称自己是汉景帝之孙,有合法的皇室血统,可以继承汉朝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