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的由来
我国古代的人们,在长期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辨认四 方的知识,随之创造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字。
东:其字形为日在木中,含义为旭日初升,旭日初生的地方就是东方; 也解释为太阳出来的一边;它跟西方相对,古人以东方为主位。习惯上把东 风指为春风。
西:其字形为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 “鸟归巢”就演义 为方位字 “西”。也解释为太阳落下去的一边;它跟东相对,古人以西方为 宾位。习惯上把西风指为秋风。
南:其字形外框是 “木”字的变形,里面的指方向。即草木接纳来自南 方的充足阳光,就生育得枝繁叶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也解释为早晨 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它跟北方相对,古人以面南而坐为尊位。习惯上 把南风指为暖风。
北:古人常把北字写成二人相背。我们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半球,为了 更多地采集阳光,居室多为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 “背”也就演绎成了 北方的 “北”字。也解释为早晨面向太阳时左手的一边。古人以面朝北坐为 卑位,北跟南相对。习惯上把北风指为寒风。
气象学规定:风向指风的来向,并采用 16方位法表示。即在东 (E)、 西 (W)、南 (S)北 (N)四个象限内,再分别增加东北 (NE)、东南 (SE)、 西北 (NW)、西南(SW)以及北东北 (NNE)、东东北(ENE)、南东南(SSE)、 东东南 (ESE)、南西南 (SSW)、西西南 (WSW)、西西北 (WNW)、北西北 (NNW)12个方位,合计 16个方位即 16个风向。
此外,人们常说的买东西这个词儿,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某日上街巧遇挚友盛渔如, 朱见盛手中提着菜篮子,便随口问道:“您干啥去呀?”盛答道:“买东西。” 朱又戏问: “您咋不说买南北呢?”盛乃根据“五行学说”中“金、木、水、 火、土”与 “东、西、南、北、中”相配伍的道理,解释说:“东方属木, 西方属金,木与金在菜篮子都装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与水在菜 篮子是装不得的。”从此以后,人们便只说买东西,而无人说买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