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原名“茶汁”。据历史记载,抹茶最早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年间,当时随唐朝征战日本的僧侣最早将煮茶的方法带入日本,这种方法称为“点茶法”,后又称为“泡茶法”。在泡茶法中,茶叶被放入茶盆中,加上热水搅动,通过搅拌起泡使茶叶均匀被煮淋,泡出来的茶叶汁就被称为“茶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茶叶慢慢地变成了茶粉。使用擀棒和石臼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后,再把茶粉和热水混合在一起搅拌起泡,所以就出现了“抹茶”这个称呼。其中,“抹”字一般翻译为“搅拌”,表示研磨茶粉和热水搅拌起泡的过程。
古时候抹茶又叫做“末茶”,因其是用天然石磨将茶叶碾碎成粉末而成,取茶之粉末之意,后来渐渐演化成了“抹茶”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