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知道古代的五谷指什么吗(古代五谷指的是哪五谷并解释)

知道古代的五谷指什么吗(古代五谷指的是哪五谷并解释)

更新时间:2025-07-25 23:49:51

知道古代的五谷指什么吗

先秦时期的食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谷类和肉类

谷类就是指五谷。

五谷指的是

稷黍麦菽麻

,也有一说是

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麻无稻,后者有稻无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稷是小米,也称谷子。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从我们把国家称之为“江山社稷”可以看出稷的地位了。

但是按照现在的人来看,小米的茎、叶比坚硬,不利于消化,减肥的人才吃粗粮!(好像哪里不对)

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麦一般说得小麦,古时候大麦叫麰,所以现在大麦也称牟麦。

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

汉谓之豆

,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麻指大麻子,常说的桑麻和丝麻说得就是大麻子的纤维。古代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比如什么麻绳,麻衣等,麻当然也可以吃,好不好吃那就不好说了。

肉类主要说得是猪羊牛。

猪羊牛是祭祀时候常用的三牲,三牲齐全叫太牢,少了牛叫少牢,可以看出牛比较珍贵。但其实在商朝,猪最为贵重和吉祥。

而且先秦时期很讲究礼法,不能随随便便就吃肉,《礼记·王制》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里面提到了汉代延续之前下来的一些礼法,看到没你可以吃肉!但是不能无故吃肉

当然除了这三个肉,鸡鸭鹅也都有饲养。当时鹅又叫做雁,鸭在战国时期叫做鹜,鸭是后起的字。先秦也没我们想的那么磕碜,肉干肉酱都有,调味品诸如醋啊盐啊葱啊韭菜啊都已经被广泛运用。

古人还吃羹,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作为饮品(很好奇纯肉汁他们是怎么搞出来的)。还有一种就是肉羹,把肉放进锅里加上醋盐梅还有其他调料一起煮烂,听上去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综上所述,老螺有理由怀疑古代那么多祭祀其实是为了多吃肉。

另外,

先秦时期没有今天意义上的糖

,那时候的糖是麦芽糖,称之为饴。但是

酒早就有了

,殷人好酒从出土的文物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什么觚爵等都是酒器,不过当时的酒用的是煮烂的黍米加上曲蘖发酵而成的,和今天的酒区别很大。

至于其他的什么甜点啊奶酥啊什么的,大家都洗洗睡吧,古代汉族不吃乳类的饮料和食品,这都是少数民族传过来的,至于其他点心美食啥的,那都是唐宋之后的事儿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