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国是东汉时期位于四川巴塘境内一个小国,由古代纳西先民建立,其属地包括今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含今日的山岩地界)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
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永平十七年(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东汉王朝奉贡、献诗三章,称为《白狼王歌》,共44句176个字,其中有90多个字与现代纳西语相同或相近,说明白狼夷可能是纳西先民。
据文献记载,“白狼”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见于汉书,起源于青海省果洛地区,而果洛在藏文中的意思,与西俄洛的“俄洛”在藏文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大约在东汉时“白狼”向南迁移,直到巴塘县一带。关于白狼族起源还有一种说法:白狼族起源于古老的猃狁族(即犬戎)可能性极大。白狼族以白狼为民族图腾,猃狁族也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且是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猃狁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
《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猃狁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
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白狼族和猃狁拥有相同的民族的图腾,活动范围也和猃狁族保持着一致性,并且东汉白狼国出现的雅砻江的地区正是猃狁族一支南迁后的重要栖息地,时间的延续性、地域范围和民族图腾的一致性可见白狼国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白狼国和白狼族的兴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