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锁子叔对陈六子的善良是真正的为他着想: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势微力薄,地位低下,不懂更不愿去拒绝别人的请求,别人有困难他们就会鼎力相助,他们唯一的财富就是善良,但这财富的光辉胜过人间的一切金银珠宝。
锁子叔站在六子的角度替他打算,为他熬过寒冷的夜晚谋划方案,是真正的发自本心地出于朴素阶级感情的“穷帮穷”。也正是这种纯粹的善良真正让人铭记,才值得六子用一生去报答。
报答锁子叔,是陈寿亭的志向与动力
2、这段话还透露出陈六子虽然生计艰难,甚至多次有被冻死的危险,但一直没有到锁子叔家过夜待过。其实这一点在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是有些难以理解的:在马上就要冻饿而死的晚上,到锁子叔家待上几晚熬过“冻煞叫花”的“腊七腊八”又有什么啊,来日方长嘛!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就能理解其中之意。于陈六子来说,之所以不去,是因为六子懂得任何来自别人的善都有其底线和边界,在这底线和边界范围内,他可能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但一旦突破了这个边界和底线,恩人甚至可能变仇人;之于锁子叔来说,大概这个底线和边界就是把这个小叫花带回家里去。其原因一是可能怕瞎婶子嫌他脏(多少实话都是以开玩笑和否认的方式说出来),更可能的原因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只能救急不救穷,锁子叔毕竟能力有限,在其所能帮助的范围内他可能尽全力地帮,可是在这个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背景下,你能帮陈六子解决一两晚的住宿问题,又能帮他解决吃喝问题吗?又能解决多久?
锁子叔只能目送陈六子走进风雪
因此当我们看到锁子叔目送陈六子进入风雪中的这一场景时可能觉得有点残酷,但这是基于当时的情况人物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一切就看小六子的造化吧!好在小六子的造化不错,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才阴差阳错导致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幼的孤儿小六子,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每到冬季,借助锁子叔每天用过炉灶余温取暖过冬。
心地善良的锁子叔是给别人做饭的,经常把剩菜剩饭给小六子吃。
小六子知恩图报,在后来的生活中发达起来,时刻没有忘记锁子叔的恩情,在锁子叔及老伴年老多病,生活困难时,主动赡养两位恩人,待两位恩人如亲生父母,令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