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忙于对付外来殖民者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造成了北方边疆防备空虚。俄国乘虚而入,加紧蚕食和非法占领黑龙江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南的许多战略要地,而且,一直在寻找机会,想用条约的形式把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固定下来。
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派普提雅廷为公使,与清政府谈判边界问题。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
主要内容为:
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清朝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新任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以“调停有功”为由,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
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
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罗斯帝国获得的土地总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法国的面积,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鸦片战争后沙俄和法国获得的利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