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藿香适宜生长在温暖是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尤其以富含腐殖质的棕色土或黑色砂壤土为好,土壤pH值以4.5-5.5为宜。广藿香叶常常和其他农作物轮作,它不耐强光暴晒和霜冻,所以大多的时候和水稻轮作。在水稻收获后,将地块翻耕,做成宽60-80cm、高30-40cm的畦。
2、繁殖方法
广藿香很少有开花,所以种植时大多选择用扦插进行繁殖,种苗要选择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取一段40cm左右的枝条,最好选择断髓部是白色的为宜,随剪随栽,挖穴栽种,穴距20-25cm左右。将剪取的插条之间插入内,长度为种苗的一半,左右,插后覆土镇压,扦插后在枝条没有生根前,忌阳光暴晒,所以要盖草,还有多浇水。
3、田间管理
在栽种20多天后即可生根,这时即可进行施肥,初次施肥可用粪尿肥兑水稀释后浇施,以后每隔半月施肥一次,连续2-3次。第二次施肥每亩用人粪尿350~400公斤,第三次可除了追施人粪尿350~400公斤外,还有增施硫酸铵3.5~4公斤,要兑水稀释后浇施。
4、病虫害
广藿香的主要病害有角斑病、根腐病、褐斑病等,其中角病斑和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它们都可使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而根腐病主要危害根系和茎部,发病时地上部位无明显症状,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石灰粉对病穴消毒。而虫害主要是蚜虫、卷叶螟,可采用人工捕杀和化学药剂相结合方法一起防治。
选地整地
广东栽培广藿香常与水稻轮作,以水稻为前作物。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的上等水稻田为适宜。土层浅薄、干旱瘦瘠的土地及沼泽土(滋田)均不适宜栽培。在晚稻收割后,即翻耕晒田,使土壤充分风化,增加肥力和地温,施以士杂肥、花生麸作基肥,至翌年栽植前再耕翻细耙,然后作成宽60厘米、高30 -40厘米的畦。畦沟宽30厘米,畦长视地形而定。
扦插繁殖
选择无病虫为害的植株,插条长十至十五厘米(约具三对叶),每条插条都应該是枝条的末段,一般不采取第二段。应即取即种,如因特殊情况,不能迅速种下,应将未种植的枝条放置于阴凉处,经常淋水,保持湿润。虽进行这样的处理,但也不宜超越两天的时间。
种植
种植时挖穴,口径十五厘米,深十厘米,广藿香插条垂直扦插在穴的中间,插入土中大约4-5厘米,然后把泥土压实,使枝条与土壤紧密吻合,有利于成活。植畦的土表,全部以柔软的山草或稻草复盖,同时植穴也要复盖,以保持土壤湿润,使得种植的广藿香有阴凉的生长环境,以保证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