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段落的分布可以根据对话的内容和情节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每当对话的主题或者参与者发生变化时,可以考虑分段。
例如,当两个人开始讨论一个主题时,可以将他们的对话划分为一个段落。如果对话的进程中出现新的主题或者新的参与者加入,那么可以在这里进行分段。
此外,当对话中发生时间或者地点的转换时,也可以考虑进行分段。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对话的连贯性,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对话的发展和转折。
总之,段落的分布应该根据对话的内容和情节来决定,以确保对话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以自然段前面两个空格, 即两个字的位置为一段。不管这段话有几句话。只要前面空两个格就是一个自然段,所以说看这篇文章几个自然段,就看有几个空两个格的段落就可以了。并不是一句话为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也称“标点段” 文章通常是由若干层次和段落组成的。一个层次通常包含若干个段落,所以又称为“大段”或“功能段”。段落是文章内容在表达时由于分述、转折、强调等情况造成的停顿,是表现文章层次的最小结构单位。
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一望便知,无须辨析,所以习惯上又称“自然段”。
“自然段”可以看作表示话语停顿和篇章结构的一种标点形式。实际上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人为的“标点段”(punctuation paragraph)。 段内的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也体现某种层次关系。层次和段落有联系,又有区别。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靠内在的逻辑性来显示区别;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和读者理解的需要,是话语中相对独立的意思的外在表现。
层次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段落展现出来。
一般地说层次大于段落,可以包含几个以至几十个段落,但内容简单的层次有时只有一个段落。分段是以标点手段显示层次,使读者通过段落来认识层次。
文章除占多数的普通段外,还有开篇段、过渡段、结尾段;特殊的段落有对话段,多见于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