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之所以不能被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地理位置和地形:白洋淀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地处华北平原,地势相对平坦。周边地区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域集散地。洪水通常会通过河道和运河等水系排入白洋淀,并在白洋淀中分散,降低了洪峰水位,减缓了洪水灾害的影响。
河网密布:白洋淀周边有丰富的河网和湖泊,包括宛平运河、青龙湖等。这些水系能够有效地吸收、储存和分散来自上游的洪水,起到了缓冲作用。这有助于防止洪水过度涌入白洋淀,保持其水位相对稳定。
水利设施和调水调节:为了防洪和灌溉农田的需要,白洋淀周边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包括水闸、泵站等。这些设施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水调节,控制白洋淀的水位,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首先是自然因素,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白洋淀的年平均降雨量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中国防汛抗旱》报道,白洋淀的形状像一个浅碟子,湖泊调蓄能力低,渗入地下的湖水也非常多,因此白洋淀每年因蒸发、渗漏损失的水量就达2亿立方米。 事实上,在发生长时间缺水前,有关部门就已采取相关措施,1981年到1984年6月,白洋淀先后从上游水库调水2.93亿立方米,但因途中的各种消耗,淀区只接受到0.87亿立方米。
这对于淀水损失显然入不敷出。
专家还测算出,即使将当时补水全部输入白洋淀,也不能补足蒸发渗漏的损失。
与此同时,由于上游的大量泥沙淤积湖底,造成白洋淀容水量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