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万荣花鼓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万荣花鼓全部视频2010年)

关于万荣花鼓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万荣花鼓全部视频2010年)

更新时间:2025-08-16 05:52:24

关于万荣花鼓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地处山西省西南,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孕育了万荣花鼓这朵艺术之花。其欢快、热烈的舞蹈语汇,多变、灵活的鼓点节奏,表达了人民群众积极乐观、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文章通过对花鼓的形式、打法、表演、套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提炼、总结出万荣花鼓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万荣花鼓 表演形式 风格特征

  山西晋南地区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花鼓之乡”的称号。“花鼓”在当地的流传曾有过“绕城西北东南走,处处皆闻花鼓声”的说法。可见,“花鼓”在当地十分普及,特别是在万荣县尤为兴盛,一般用于迎神赛社、古庙会庆典、闹元宵和村民踩院子等喜庆活动,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王企仁老艺人说:“要想辨别是否是正宗的万荣花鼓,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远处听鼓点,即颤音与固定打法的套路节奏;二是,近处观表情,即生动、形象、诙谐、活泛的表情,这也是万荣花鼓最显著的两大风格特征。”

  一、击鼓手法独特且灵活花哨

  万荣花鼓的低鼓、高鼓、多鼓虽各有打法,但有一个基本打法,这就是均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右手击上鼓面打半拍“咚”,左手击下鼓面打半拍颤音“都儿”,连续音响则为“咚都儿”。一般左手打法相对单一,右手打法、节奏变化较多。左手握鼓槌时,在保证不掉的基础上,要尽量做到腕部松弛,只有腕部松弛,才能敲击出颤音。如果腕部发僵,敲出的音响就是单音,鼓声听起来就会显得沉重、呆板、乏味。左手的颤音击槌灵活、欢快,这是敲好万荣花鼓必须训练的基本功,也是区别于其他花鼓击法的特色所在。

  万荣花鼓的击鼓技巧都在手上,所有力量都要集中在手腕和指尖上,要做到点点不空、点点不漏。高鼓主要有正击、反击、勾击、颤音、吸腿击鼓、吸腿绕膝击鼓、蹲步绕膝击鼓、蹲步掏腿击鼓、并脚蹲步双掏腿击鼓、弓箭步(正、侧)掏腿击鼓、踢腿(前、旁)掏腿击鼓、单跪掏腿击鼓等击鼓技法。低鼓的击鼓手法主要有撇击、挑击、绕击、甩击、拉击、戳击、搂击、掏击、点击等十几种打法,还有吸腿击鼓、蹲步绕膝击鼓、立式掏腿击鼓、蹲步掏腿击鼓、卧式掏腿击鼓等。

  二、面部表情夸张活泛且眼神传情

  打花鼓时面部表情是很重要的,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表情活泛夸张、眼神传情达意,情感收放自如。表演者应时刻注意与其他人的配合,对舞姿动作、节奏处理等要娴熟自然,用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富有灵性;同时还要时刻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以“情”感“情”,这里的第一个“情”是指演员的表情,第二个“情”是指观众的感情。表演者通过面部表情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加强观众对舞蹈表演的观感体验,从而实现共鸣,使表演的气氛达到最高点。

  田金川老艺人在传授万荣花鼓时总结了自己个人的表演心得:“面带笑、头放活、动作不难锣和钹,手击鼓、脚踏锣、顶脑摇的就是钹,内要紧、外要松、喜怒哀乐看眼睛。”这说明了表情在花鼓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眼神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要将心底油然而发的情感,透过眼神传递出来。

  三、表演套路丰富多彩且寓意深刻

  万荣花鼓经过多年传承、洗礼,至今流传下的套子有:一点油、鸭子浮水、凤凰三点头、白菜卷心、风搅雪、龙摆尾、三闪腰、踏四角、蝉蜕皮、倒推磨以及三锤、四锤、五锤、六锤、七锤、八锤等。新添的套子有:祥云绕顶、大鹏展翅、腰缠万贯、遍地撒金钱、膝下黄金、徒步青云、步步高等,除此之外,万荣花鼓还与杂技结合,增加了桌上打鼓,凳上打鼓,杠上打鼓(打鼓者在杠上或立或卧或倒挂)等技艺。

  万荣花鼓的每个动作、每种打法都是非常讲究的,以多鼓为例,头鼓的动作称为“祥云绕顶”,象征祥云笼罩,万事如意;臂鼓的动作称为“大鹏展翅”,象征展翅高飞,寓意志向高远,豪放阔达的心态;腰鼓的动作称为“腰缠万贯”象征财源滚滚来;膝鼓的动作称为“膝下黄金”也象征财富;脚鼓的动作称为“徒步青云”寓意前途光明,步步高升。又如两锤,象征二龙戏珠;三锤,象征三阳开泰;四锤,象征四季平安;五锤,象征五福临门;六锤,象征六六大顺;七锤,象征七窍玲珑;八锤,象征八面威风等。万荣花鼓的动作和打法通常具有非常吉祥的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寄托于鼓舞之中。

  四、舞蹈动作吐纳有根、灵活随性

  击鼓的时候要注意“吐纳”,即强调击鼓与呼吸的配合。吸气时,由于气息上提,动作也是上行的,身体处于收紧状态,动作较紧凑、有力度;呼气时,由于气息下沉,肢体外放,动作幅度大而舒缓。一般吸气时提槌,呼气时击鼓。

  无论鼓点多密集,舞姿多花哨,身体也要稳如泰山,脚下要有“根”。除了单纯向上的跳跃动作外,所有动作的步伐重心皆要向下沉,同时要沉而不懈。无论是在原地踏步击鼓,还是行进击鼓、转身击鼓,舞姿击鼓等,脚下都要踩实,压住,不可往上飘。

  在面向一点做动作时,头的方向一般都是二点或八点,眼睛看斜上方。如果要看一点,必须要加以头的动作,点头、晃头、抻脖皆可,使动作显得更诙谐活泛,不能只是直视一点,而没有头的动作和面部表情。

  王企仁老艺人在传授万荣花鼓时总结说:“记住鼓点,敲响鼓,任你跳来,任你舞。”首先,体现出万荣花鼓表演中掌握鼓点的重要意义,这是打花鼓地道与否的关键。其次,一定要敲响鼓,不能只注重鼓舞外表“舞”的形式,而忽略了鼓舞发“声”的本质。再次,“任你跳来,任你舞”说明万荣花鼓的表演比较随意,即兴成分较高,只要卡住鼓点,敲响鼓面,就可以表演。由此可见,万荣花鼓的表演十分灵活,无需拘泥于固定模式,舞姿可以灵活多变,发挥空间很大。

  结语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万荣花鼓就对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河东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孕育其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既有灵巧高超的表演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又有着真诚朴实的情感和深刻美好的寓意,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