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在哪写的)

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在哪写的)

更新时间:2025-09-13 04:46:49

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卖炭翁

白居易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写下了《卖炭翁》这首诗。

白居易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他对当时社会上宦官横行、宫市为害的深切了解和同情。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国力日渐衰落,社会问题也愈发严重。当时的皇帝唐宪宗李纯虽然初期励精图治,但后期政治逐渐黑暗,宦官势力大增,他们甚至夺取了官吏的采买权,常常以低价强购民间物品,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卖炭翁》这首诗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卖炭翁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以及对底层百姓的同情。白居易通过对卖炭翁艰苦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穷苦百姓的无限同情以及对宦官横行霸道的愤恨之情。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卖炭翁》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也是诗人对时代弊病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的体现。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文学成就和社会责任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地描绘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中心思想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