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乡村教育始终面向现代工业主义的需求,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导致农村人才乡土意识淡薄,离农倾向明显,与乡村实际需求有所脱节。“过度工业主义”模式下乡村教育的阙如,并不是当前社会转型的独特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现代新式学堂教育大规模嵌入乡村社会时业已发生。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走城乡共融、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农耕文明,兴盛乡村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正在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全面反思“激进现代化”的不足,决意消融城乡二元结构,弥缝工业主义教育对乡村的“伤害”。振兴乡村教育,非旦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智慧不应缺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得失,在反思中不断前行。回望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改造乡村教育,陶行知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教育试验,探索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对当前乡村教育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