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做出不正当行为时,作为家长首先我自己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其实最初也是大惊小怪的,但是孩子会理解为做出这个行为就能获得家长关注,可以受到重视。所以不仅不会改正,反而会再做一遍,或者在她觉得自己没有被关注时,又做出同样的行为。
其实对于孩子自己是不知道这个行为代表着什么,尤其是我孩子还不到3岁。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看到几张的表情有变化,家长都会聚焦他、关注他,让他觉得这个行为能吸引人注意。
所以一般在孩子做出不正当行为的时候,我首先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控制,多控制,跟自己说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气也于事无补,然后紧接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对的方式是什么,不要重复跟孩子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这个很重要,告诉孩子、指导孩子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制止。打个比方,我跟你说你不要吃肉,不要吃红烧肉、不要吃清炖排骨,不要吃牛排,不要是烤肉串。。那你现在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是以上提到的各种美食。。孩子也一样,如果家长一味的孩子孩子,不要只吃肉,不要乱扔玩具,不要一直看手机,孩子的脑海中除了想肉、想手机以外没有别的画面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不做这个要做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
比如我家孩子看手机,这在我看来是不太好习惯、虽然不算不正当行为,但是我比较反感。但是不看也不行,所以首先规定时间,到了规定的时间后,我就拿出绘本、或者贴纸书说看手机时间结束了,来妈妈陪你玩贴纸,或者妈妈给你讲绘本。孩子自己就过来了,即使还会赖一下说再看一分钟、但是我会告诉孩子,说话要算数,你要不遵守约定我以后答应你的事情也不会做。反复几次孩子知道家长的底线在哪里,就不会随意触碰了。
因此,当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正当行为时,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诚恳地、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认清错误的严重危害,认真听取孩子所犯错误的叙述,分析造成的原委,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
首先,给孩子一个爱与规则并存的环境。孩子一出生,伊始环境就是母亲的怀抱,18个月左右,孩子学会走路,离开母亲环境,自我意识逐渐萌芽,开始探索母亲以外的世界,家庭环境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培养环境。
一个稳定、安全、充满关爱与规则并存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爱孩子这一点实际上会让很多父母或者祖父母辈走入“溺爱”的误区,如何去爱孩子实际上会对我们的家庭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当孩子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或犯了错时,让孩子明白哪些比较重要?
此时,父母或者祖父母辈的教育者应该警告甚至阻止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我们虽然爱护孩子但是,要让宝宝明白,人生很多时候是有规则的,而不是“任我行”,这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是有一定的准则与规范的,当宝宝触犯了这些规则,爸爸妈妈尽管爱他但也会教育他。
作为孩子的父母和长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重要一环。孩子在向父母学习,有时父母也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
其次,教育请从日常规则起步
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日程规则,其实从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可以进行渗透教育。让孩子清晰规则,比如孩子走进厨房玩耍,这时,就可以主动告诉孩子,危险的电器和厨具是不可以触碰的。
当家里来了客人,主动问好是会被鼓励和称赞的,父母应该明白哪些行为是被鼓励和赞扬的,而哪些是不应该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渗透教育,而不要只在孩子不听话时才想起教育甚至训斥。当父母真诚赞美孩子积极和恰当的行为时,日常规则教育就已在进行了。孩子在被鼓励和称赞时,感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斥责与丢脸,他更有可能听得进去。而不是在孩子不听话时单纯说“住手”。
再次,弱化负向消极行为和强化正向积极行为同等重要。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父母大声的呵斥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负强化,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此类行为,弱化负性行为才是父母正确的选择。
分散注意力是一种方式,可以让宝宝及时离开当下场景,然后走出负向情绪。当情绪得到稳定后,再进行教育。
另一种是运用“暂停”技术。对孩子比较恶性且频繁出现的不良行为,能够在萌芽状态把它消灭,自然是最好。“暂停”就是让他停止目前的活动,给他一个机会冷静下来。请父母注意,这种技术并非孩子一出现哭闹或者踢打时就要使用,孩子出现了沮丧或失望的情绪时,陪伴宝宝坐下来探索才是父母最好的选择。比如飞飞只是出于好奇,喜欢探索和触摸,不小心砸坏了茶杯和经常故意摔坏玻璃制品,完全是两种性质,父母应根据情况来判断采用何种教育方式。
“暂停”技术并不是一种惩罚,而是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能感受自身情绪,并在当下与内在自我独处。一开始父母可以进行安静无声的陪伴,而后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让他真正独处。而在“暂停时刻”父母以及他人的任何关注——无论是关怀还是斥责——都极有可能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
一般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引入“暂停”技术,当然各位家长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懂事”水平评估一下。当孩子的一些恶劣和攻击行为出现时,父母可以把暂停看做是“冷静时间”,此时让孩子坐下来,安静地待着,并且需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时间并不是惩罚时间而是让他平复自己的情绪。
只要他平静下来,“暂停”就有了效果,就意味着“暂停”的结束,此时不要急着去教育和说理,请父母给孩子一个拥抱的关爱鼓励。此刻,爱的表达会让宝贝明白虽然不当行为是不对的,但他仍然值得被爱。
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最关键的还是各位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正确行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父母自身的情绪调节与处理,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很好地应对自己的愤怒情绪,孩子自然也会效仿。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父母应随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