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油肉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烹饪技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肉类的表面呈现出金黄酥脆的效果,同时内部保持嫩滑。以下是走油肉的典型过程:
1. 选材:选择适合炸制的肉类,如五花肉、鸡肉、鸭肉等。
2. 初加工:将肉类清洗干净,去除多余的血水和杂质。对于肥肉较多的部位,可以先用开水烫一下,帮助收紧肉质和皮肤。
3. 切块:将处理好的肉类切成均匀的小块或片状,便于炸制和入味。
4. 腌制:根据菜谱要求,用适量的调味品(如酱油、料酒、糖、五香粉等)对肉块进行腌制,以增添风味和颜色。腌制时间视肉块大小和菜谱要求而定。
5. 上浆:为了使肉块炸后更加酥脆,可将腌好的肉块裹上一层薄薄的干淀粉或面粉。
6. 加热油:在锅中加入足够的食用油,加热至适宜的温度,通常约为160°C至180°C之间。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外焦里生;也不宜过低,以免吸油。
7. 下锅:将裹粉的肉块逐个放入热油中,注意不要立即翻动,待肉块定型后再轻轻翻动,确保各面均匀受热。
8. 炸制:保持中小火,让肉块在油中炸至表面金黄且酥脆。对于大块的肉,可能需要分次炸制,确保内部熟透。
9. 控油:将炸好的肉块捞出,放在厨房纸上沥去多余的油分。
10. 复炸(可选):为了达到更加酥脆的效果,可以将沥油的肉块再次投入已经重新加热至更高温度的油中快速炸一下,然后迅速捞出。
完成以上步骤后,走油肉就做好了,可以根据不同的菜谱要求进行后续的烹饪或直接作为菜品的一部分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