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红楼梦第九回读书笔记(红楼梦1-20回阅读笔记摘抄)

红楼梦第九回读书笔记(红楼梦1-20回阅读笔记摘抄)

更新时间:2025-09-23 03:53:15

红楼梦第九回读书笔记

01. 一别袭人

原文: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

宝玉要上学,袭人一早起来打点准备好一切,像极了为儿女操碎心的老母亲。宝玉醒来见到袭人闷闷不乐,以为她是因为自己去读书了家里会显得冷清而烦闷,殊不知袭人是为他时刻担心。袭人非常清楚,宝玉的读书更多的是去跟朋友玩乐,而不是真正去求学问的。袭人担心的不是宝玉学不学到东西,而是担心他跟着一些狐朋狗友学到一些不该学的东西,甚至因此闯祸惹事被贾政训斥责罚。

原文: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古代,你想要出人头地,要么拼祖宗,要么靠自己的能力去出将入相。一代枭雄曹操,文韬武略,也自诩是曹参的后代。但曹操生于乱世,时势造英雄。在治世下,如果你没祖宗可拼,就只能通过发奋读书考取进士来步入仕途,走上人生巅峰。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他哥哥贾珠这个前车之鉴。贾府上下对于宝玉的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听之任之,不是因为他口衔通灵宝玉而生,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不想让贾宝玉步贾珠的后尘。

02. 二别贾政

原文:说着,俱已穿戴齐备,袭人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宝玉又去嘱咐了晴雯麝月等几句,方出来见贾母。贾母也未免有几句嘱咐的话,然后去见王夫人,又出来书房中见贾政。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宝玉先后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这是出于礼。贾母和王夫人对贾宝玉百般呵护,但贾政却对贾宝玉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作为荣国府的实际顶梁柱,贾政深知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是让家族兴盛的关键所在,可是自己的儿子们,真正让他满意的只有贾珠,却不幸英年早逝。贾环不是读书的料,而且猥琐卑劣,不能入贾政的法眼。贾宝玉虽有些读书的天赋和头脑,却离经叛道,不思进取。贾政想要对宝玉严格管控,却又害怕最终逼得他落得跟贾珠同样的下场。平时宝玉犯点小事,贾母和王夫人总是出面维护,所以只要贾宝玉不搞大事情,贾政也只能对宝玉听之任之。

03. 三别黛玉

原文:宝玉忽想起未辞黛玉,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劳叨了半日,方撤身去了。黛玉忙又叫住问道:"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宝玉笑而不答,一径同秦钟上学去了。

贾宝玉见林黛玉,是出于情。相比见长辈,贾宝玉其实心里更向辞别的人是林黛玉。唠叨了半日,也不怕上学迟到,足见宝玉对黛玉的情深。正常情况下,林黛玉应该心满意足,依依惜别后叮嘱宝玉下课早点回来。但林黛玉却还故意拿薛宝钗来刺激贾宝玉,似乎对于上次宝玉去见薛宝钗的事情还耿耿于怀。贾宝玉对于林黛玉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只是笑而不答。别小看这笑而不答,这是贾宝玉应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宝玉非常清楚,无论自己怎么回答,林黛玉都不会满意。比起用言语来表达爱意,还不如用行动来表达爱意。因此,贾宝玉笑而不答之后,直接就去上学这个行动就已经为自己额外加分了。

04. 义学现状

原文: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这一段文字,把贾府的义学现状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求学之人,良莠不齐。其次,学堂风气,极度败坏。有这样的义学,贾府又怎么能指望培养出优秀的后代,又怎能避免衰败的命运呢?贾宝玉和秦钟一入学,就成为大家在背后议论的对象。别人为什么要议论贾宝玉和秦钟,因为他们已见证了很多其他的先例。其中薛蟠就是最为鲜明的案例。

原文: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更又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亦不知是那一房的亲眷,亦未考真名姓,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中都送了他两个外号,一号"香怜",一号"玉爱"。虽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只是都惧薛蟠的威势,不敢来沾惹。如今宝,秦二人一来,见了他两个,也不免绻缱羡慕,亦因知系薛蟠相知,故未敢轻举妄动。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与宝,秦.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意,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不意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眉弄眼,或咳嗽扬声,这也非止一日。

读红楼梦,你要学会细细对比品读相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其中一个简略带过,另一个则详细描写。薛蟠来义学,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结交小弟。那么贾宝玉是不是也这样?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判断。薛蟠这个人品行不端,他的到来给义学风气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薛蟠表面上是来结交小弟,其实是给自己找男宠。已经有人贪图薛蟠的好处,主动去结交薛蟠。总会有人吃不到葡萄就会说葡萄酸,所以对于那些没能巴结上薛蟠的人来说,他们就会在背后议论薛蟠。现在贾宝玉过来了,大家也同样畏惧他的权势不敢去得罪,只能在背后进行议论。贾宝玉、秦钟跟香怜、玉爱现在走的很近,也难怪大家会进行议论。其中渐渐失宠的金荣,做了出头鸟去把事情挑明,把矛盾激发。但他不敢去得罪贾宝玉,所以就挑秦钟下手,这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可是金荣这一闹,不仅没得到什么好处,还自取其辱。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