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建立的原理,在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学习中得到印证。例如,鸽子偶一抬高头,受到强化,此后会继续抬高它的头;婴儿偶尔叫一声"妈",妈妈便报以微笑和爱抚,于是孩子学会了叫"妈妈"。斯金纳甚至依据这个原理,训练两只鸽子玩一种乒乓球游戏,获得成功。
基本观点:
1、把重点放在外显的行为之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机、需要的满足等内部心理方面。
2、强调环境条件和刺激,但并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
3、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一反应行为一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外文名Skinner's learning theory,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指斯金纳(Skinner,B. F.)从实证主义思想和操作主义立场出发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
中文名: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外文名:Skinner's learning theory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Skinner's learning theory)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指斯金纳(Skinner,B. F.)从实证主义思想和操作主义立场出发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刺激与反应间的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是给予已知的刺激,观察学习者的反应,从而探究学习规律.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后者不是由刺激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反应.与此相应的反射也有两种:刺激型的条件反射和操作型(亦称反应型)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条件反射是操作型的,在这种反射中,行为是自然的,它是获得刺激的手段和工具.
斯金纳在研究了人的学习行为后,总结出了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并把学习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出现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
练习本身并不提高速率,只能为进一步强化提供机会.把强化看作是关键,用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斯金纳还把他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引进了教室,在课堂上强调行为目标和及反馈,创造了著名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教学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斯金纳的这种理论把人的学习过于简单化地归结为机械的操作条件反射,否认人的学习的意识特点,无视学生的智力活动和独立思考,不承认人类学习具有任何特别的属性,把人的学习同动物的学习等同看待,受到了认知派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