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
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
宁允展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2006年,他成为第一位学习动车组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他用一个周的时间就掌握了外方工人需要用数个月才能掌握的技术。成为中国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
宁允展说:“因为高铁关系到国家荣誉,也是国家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也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问题,所以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有一点的马虎。”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宁允展并没有止步,而是在原先研磨技术的基础上又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不仅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还把接触面的贴合率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为了练手艺,宁允展把自己家中三十多平米的小院改造成了一个“小工厂”,自费购置车床和零部件,利用业余时间研发设计出10多套工装,成为企业万众创新、节约创效的工匠典范。 “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活干好,这就是我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