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有魏晋时期关于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则故事:“晋明帝的小舅子庾亮所乘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即额头有白色斑点的马,传说为凶马,会给骑它的人带来厄运。于是有人劝他卖掉这匹马。
庾亮说,我卖掉此马,必定有买它的人,那又害了它的新主人。难道可以因这马对自己不利就把祸害转移给别人吗?
春秋时期楚国的名相孙叔敖,出游时遇到一条有两个头的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都会死。于是孙叔敖就杀死了这条两头蛇,目的是为后人除害,成为古来的美谈。
我仿效他不卖凶马去害人,不也算是通晓事理吗?”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有魏晋时期关于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则故事:“晋明帝的小舅子庾亮所乘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即额头有白色斑点的马,传说为凶马,会给骑它的人带来厄运。于是有人劝他卖掉这匹马。
庾亮说,我卖掉此马,必定有买它的人,那又害了它的新主人。难道可以因这马对自己不利就把祸害转移给别人吗?
春秋时期楚国的名相孙叔敖,出游时遇到一条有两个头的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都会死。于是孙叔敖就杀死了这条两头蛇,目的是为后人除害,成为古来的美谈。
我仿效他不卖凶马去害人,不也算是通晓事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