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的《满江红》是在南宋末年的襄阳之战后,对于对金国战败感到悲愤不已的背景下写成的。
此时,南宋国势危急,民不聊生,而岳飞作为当时的将领,屡次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
而此时,金国又再次挑起战端,许多人对于南宋未来的前景感到担忧和失望。
《满江红》中所呈现的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精神,正是岳飞想通过诗歌传达给人们的。
可以说,《满江红》与南宋时期的历史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也是岳飞反抗金朝的呐喊之作。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