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2 过秦论语言运用特点(归纳过秦论主要内容及结构)

2 过秦论语言运用特点(归纳过秦论主要内容及结构)

更新时间:2025-11-05 18:50:50

2 过秦论语言运用特点

《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其语言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一、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思路紧密,条理分明,列举事实、论证分析、得出结论有条不紊;

二、运用大量的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语言简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使文章内容易于被接受和记忆;

四、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常用形象化的语言,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综上所述,《过秦论》的语言运用特点丰富多彩,精湛独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

《过秦论》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

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还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很盛。

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使文章气盛增加的因素之一,是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