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糁子”和“穇子”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种谷物的不同叫法。
“糁子”一般指“穇子”,是禾本科穇属植物。其主根粗壮,入土深达 2 米以下;茎秆直立,高 1-2.5 米;叶鞘光滑无毛,叶舌膜质,长 1-2 毫米;叶片扁平宽大,长 20-60 厘米,宽 10-20 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 15-40 厘米,分枝 10-12 个,每枝上再着生小分枝,小分枝密生小穗;小穗长 4-5 毫米,宽 1-1.5 毫米,含 2-3 小花;颖片椭圆形,长约 3 毫米,宽约 1 毫米,具 3-5 脉;外稃和内稃均为膜质,外稃长 4-5 毫米,宽约 1 毫米,具 7-9 脉;内稃长约 3 毫米,宽约 1 毫米,具 2 脊;鳞被长约 1 毫米;花药长约 2 毫米;颖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约 3 毫米,宽约 2.5 毫米,淡黄色,表面具极细网纹;种脐椭圆形,长约 1 毫米。花果期 7-10 月。
“糁子”的米粒较小,形状较扁,表面比较光滑,颜色多为黄色或棕色。“糁子”适合煮成粥或者做成干粮,口感软糯,营养丰富。在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糁子”是一种常见的主食,常被用来制作各种传统食品,如糁子粑、糁子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