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顺源田螺养殖技术

顺源田螺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5-11-22 05:24:54

顺源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的养殖技巧及注意事项

 1、池塘建设田螺适应能力强,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田螺池尺寸通常为1.5-1.6米宽,10-15米长,具体尺寸可按地形来决定。池子的四周还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在水池的两端设置进出的水口,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同时,在养殖池子中间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2、种螺放养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田螺放养时间一般在三月,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适宜在在15~30℃的环境中生长。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还要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的养殖。

       3、繁殖规律当水温在春末和夏初就会升至15℃时,田螺爬出越冬洞在水底找寻食物进行生长。繁殖于4月开始,7月至8月是田螺繁殖旺盛的季节。1至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至30个,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生产40至50个。出生后,田螺生长迅速,一年内发育成熟。

       4、饲喂管理田螺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在自然界中的田螺通常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田螺一般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加入投喂,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的生长繁殖,最终间接地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当然,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其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

       5、捕捞上市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捕捞完毕后,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只要防止暴晒,保持田螺湿润,即可装车上市。

      总的来说,田螺养殖并不算复杂,前提是要对田螺的生长习性及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就是做好田螺养殖的日常管理,结合科学的养殖技巧,养好田螺还是很简单的。

顺源田螺的养殖方法以及管理要点

  

  1、种螺选择和池塘建设。

人工养殖可以在专门的田螺市场购买种螺,尽量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而在养殖池塘建设方面,建议在池塘底部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同时在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可以给田螺遮阳避暑,也可以为其提供饵料。

  2、放养时间和方法:

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避开高温炎热时间,且在头年年底放养有利于缩短养殖时间提高当年单产。放养方法一般选择自然繁殖的方法,在养殖塘内,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米为宜,放养时雌雄螺可以一起放养,即可自然繁殖。

  3、搭配养殖:

可以搭配每亩20-50克的鲢鱼20-50尾和20-50克的鳙鱼5-10尾进行养殖,可以有效调节水质。但切勿放养青、鲤、鲫和黄颡等肉食性或偏肉食性的鱼类。

  田螺的管理要点

  1、饲料投喂。

田螺属于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2、水质调节:

田螺的养殖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田螺适宜的水质环境PH值需要保持在7~8之间,若PH值偏低,可在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进行中和反应。

  3、病害防治:

田螺抗病性较强,一般不易生病,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重点关注猫、蛇或鸟类进入池塘捕食田螺即可。

  4、收获和运输:

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在高温天气,田螺多为躲在泥土、草丛之间,因此建议在时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拣拾。运输方面则较为简单,直接用编织袋包装即可运输,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