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溶解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溶解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更新时间:2023-06-28 09:20:29

溶解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溶解度的定义公式:s(溶解度)/100g(溶剂)=m(溶质)/m(溶剂)。公式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公式:

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100%(g)w=m(溶质)/m(总)*100%

溶解度S/10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S=10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例如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摄氏度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摄氏度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