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红,又名晓霞妆,是中国古代女子位于眉尾至两鬓间的一种面妆。在南朝梁时就已经有这种面妆。成书于南朝梁的《玉台新咏》中的「艳歌篇十八韵」有:「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之句,斜红妆在唐宋两朝相当盛行。画法:在眉尾至鬓边用朱砂胭脂等物,以簪、钗、指甲、小指画上如新月般的勾状,后来又有将之画成朝霞余韵之貌,看似血痕未干。
斜红,又名晓霞妆,是中国古代女子位于眉尾至两鬓间的一种面妆。在南朝梁时就已经有这种面妆。成书于南朝梁的《玉台新咏》中的「艳歌篇十八韵」有:「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之句,斜红妆在唐宋两朝相当盛行。画法:在眉尾至鬓边用朱砂胭脂等物,以簪、钗、指甲、小指画上如新月般的勾状,后来又有将之画成朝霞余韵之貌,看似血痕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