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侵入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关系

侵入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关系

更新时间:2023-06-28 04:07:18

侵入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关系

一、侵入岩与围岩(包括沉积、变质岩和另一个岩体)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反映岩体侵入时代晚于围岩。侵入主要标志:

①岩体切穿围岩,在主要岩体附近有岩枝伸入围岩之中;

②岩体边部常有较细粒的冷凝边(或边缘带) ;

③岩体边部原生流动构造比较发育;

④岩体中有大量的围岩捕虏体和同化混染现象;

⑤围岩受岩体的影响出现变质矿物,发现在接触变质晕(带) ,常伴随有矿化(或矿体出现)。变质晕的宽窄主要与岩体的成分、大小、侵入深度、接触面的陡缓和围岩成分有关。

2、沉积接触: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后,为沉积岩层所复盖的接触关系。主要标志有:

①在侵入体的顶部与其接触的沉积岩中,没有发现任何变质现象;

②在上覆沉积岩底部的沉积物中,常有被剥蚀的侵入体砾石或砂砾;

③在接触面上,岩体表面发育有不平整的侵蚀面或风化壳;

④岩体顶部的岩脉或矿除有被切断现象;

呈沉积接触关系的岩体,其形成时代早于上覆沉积岩层的时代。

3、断层接触:侵入体与围岩之间呈断层关系,在接触带上有断裂现象,如擦痕、碎裂岩甚至糜棱岩带等。

二、侵入接触的类型

1、急变接触:是指侵入体与围岩有明显界线,说明岩浆凝固快,岩石粒度小,边缘相较狭。

2、渐变接触:侵入体与用岩界线为逐渐过度,表明岩浆缓慢凝固而发生了同化围岩的现象。

3、隐蔽接触: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明显,彼此物质互相替换,使接触位置不明显。只能依据书籍岩体正常的岩石中某一种矿物富集带确定出来。

三、接触面产状

可分为平整接触、波状接触、疙瘩状接触、锯齿状接触、枝杈状接触、顺层注入接触等。

平整的和波状的接触说明岩浆活动性不大,多为急变接触。疙瘩状接触则表明岩浆的静压力是十分强大的,以致冲碎围岩。锯齿状与疙瘩状接触相似,不过化学活动性更强烈,有同化枝杈状化与顺层注入接触都是岩浆静压力大和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情况下形成的,不过后者又与围岩的构造有关。

在野外必须弄清它们的接触关系,是渐变的还是急变的;接触面是陡的还是平缓的,它的宽度多大;接触线是弯曲的还是平直的等等,详细记录下来,并描绘素描图。

还应着重研究它与围岩的关系,了解围岩是何种岩性,由近而远仔细观察变质矿物的出现情况注意有否交代现象,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的矿物共生组合,标型矿物和结构构造特征,按变质程度进行分带。外接触带一般可分为内、中、外或高、中低(级)三带。分带的标准应依当地岩石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标准矿物然后进行。

另外也要特别注意内接触带的变化情况。

为此在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内外接触带的划分;而大比例尺地质图(或略图) ,则应结合具体特征予以划分,并在图上表示。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