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齐头黄参的种植方法

齐头黄参的种植方法

更新时间:2023-09-11 22:41:59

齐头黄参的种植方法

1.种植条件

黄参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比较耐寒耐旱的植物,一般土壤上都能生长出来,而且黄参多见于田间或者是山区旁边都会有黄参的野生生长的迹象。但是黄参不是合适积水的地方进行种植,一般土壤的湿度在30%左右就可以,由于黄参的根部比较深,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对土地进行深翻松土,深翻的深度在35厘米。

2.土壤要求

如果是干旱地区的话,可以在雨季进行种植,比较利于黄参的生长。由于黄参是生根的植物,所以应该选择在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性能比较好的高燥的区进行种植,然后把土壤的ph值控制在5.0和7.0的中性或者是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比较适合黄参的生长,一般平壤地或者是山坡都可以种植黄参。

3.催芽播种

黄参一般是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所以在播种之前,为了让种子的出苗的时间加快,可以对种子进行催芽的处理,首先把种子放在配制过的消毒水液里进行浸泡半个小时的时间,然后把种子捞出来,放到35度的水温中浸泡,大概浸泡六个小时就可以把种子捞出来,然后把它放到温度在25到30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催芽的过程中要进行喷洒水分,一般在一个礼拜左右就会有露白的迹象。那么在准备播种之前,需要把土地按照行距25厘米,开一个1.5厘米深的畦沟,并且将种子均匀的撒入到沟内。在播种之后,将畦面的土壤进行回填到沟内。

4.间苗定苗

在黄参长到八厘米高的时候,就需要一次间苗的工作,把一些长势拥挤,弱小的苗体全部去除。然后也要把一些病害残缺的苗体进行清理,这样可以节约土壤中养分的消耗,在定苗结束之后需要进行田间浇灌,每亩地大概用到尿素肥料15公斤,而且在苗期生长的过程中注意中耕除草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土壤的疏松度,还可以提高地面的温度,避免养分的消耗,如果是在雨季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是田间不要有积水的情况,如果有积水要及时的排除,以免根茎到浸泡而导致腐烂的情况。

5.施肥追肥

在黄参生长到第一年的时候进行中耕除草,并且每亩地需要施入人畜粪肥水1000千克或者使用复合肥7千克,在第二年的冬季需要深入50千克的农家复合肥和营养肥料,并且将肥饼100千克均匀搅拌之后,施入田间并且培土增加地面的温度,避免出现冻伤的情况。

6.田间管理

在黄参长到15厘米左右高度的时候,这个时候避免植株出现徒长的行为,要进行摘心打顶是为了控制植株生长的高度,减少养分的消耗,一般在7月底之前就要完成打顶的工作,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而且黄参在幼苗期间生长的比较缓慢,在苗高在五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要进行中耕除草,在第二次苗高在九厘米的时候也要进行除草一次,一般在第二年的5月份6月份至9月份中耕一次,这样就可以加快黄参的生长速度

7.防虫防病

在种植黄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防病除虫的工作,对于黄参来说最常见的病症就是白粉病多发于7月份,由于7月份是一个多雨潮湿的季节,这种气候非常危害到黄参的叶片以及结果的表面,这个时候一般就会出现白色的斑点,后期还会出现很多小黑点造成严重减产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用到除菌液25%,然后进行120倍的稀释之后配洒两次,每7天喷洒一次就会得到治愈的效果.除此之外,在7到8月份非常容易感染蚜虫,尤其是高温干旱的季节最为严重,这个时候可以用除虫灵40%,然后1500倍的稀释之后连续喷洒两次,每十天进行一次,也能得到防治的效果。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