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李宁品牌事件始末

李宁品牌事件始末

更新时间:2023-09-12 10:07:50

李宁品牌事件始末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李宁推出了一个新品服装“逐梦行”系列,甚至还别出心裁的把发布会现场选在湖北的一个机场上。

不管是噱头还是声势都不算小,模特从飞机上下来走T台,跟往常的T台秀都有些不同,能看得出来做过精心的准备。

一开始,走在前列的模特身上的穿着还算亮眼和正常,但越往后压轴,画风就逐渐变了。

很多网友认为部分新品服装,造型设计都非常酷似某国的军服,尤其是帽子,搭配上衣服的颜色,很多人都说这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

李宁在官方微博发布了相关的秀场图,最开始的几天并没有整出多大的动静,不过近几日不知怎的,那几组图突然在网络上疯传并且冲上热搜,虽获得了不菲的流量,可“独特的造型”也引发了大量网民的不满。

所以,李宁就被网友“diss”了,一时之间网络上骂声、嘲讽声连绵不绝。

因为这一系列的新品,李宁遭遇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公关危机。

事情不断的发酵,公司的公关部门还未作出反应,李宁电商总经理就站出来解释:

“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正确的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

他大体的意思是:“帽子是根据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笠型盔去设计的,我们的设计没有错,只是你们没有传承到这个文化,没看懂,误解了。”

这句话一出,很多网友听着不爽,所以就更生气了,但那时候大多数还是耐着性子,直到李宁的执行董事在微博上发了一组图。

在李宁电商总经理发布微博后不久,李宁的执行董事李麒麟也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组图片:

他分享的图片中不仅有电影长津湖中的形象,还将另外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搬出来,虽然一句话没说,但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力挺李宁电商总经理的话。

这一波的回应彻底点燃了无数网民的怒火,无数人纷纷斥责:

“太傲慢了,这高高在上教育人的语气,就差没指着我们的鼻子说没文化了。”

他们两人的发言不仅没起到正向的作用,反而引发网友更多的不适。

而后没多久,就有消息传出李宁仅3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23亿。

其实本不该如此,类似的事情此前刚发生过,前车之鉴在前,但李宁没有去注意。

还记得此前某小泉菜刀不能拍蒜的新闻吗?

7月份,消费者王女子像某小泉的客服反映,她刚购买不久的菜刀在拍蒜时断裂,却被客服告知:“此菜刀不建议拍蒜”。

而后也是某小泉的总经理站出来为自己品牌说了一段话:“中国人切菜用刀的方法不对,所有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 。”

也就那么一句话,直接引发品牌危机。

其实这两起事件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商家是否真的该反思一下。

诚然,所有东西的设计都是有原理的,可能很多商家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时候确实还是不够落地,亦或者思虑不周。

关于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商家是男生,那么消费者就是他正在追求的女神,在此期间一旦你做错了一件事令女神感觉不舒服,那么你就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女神给你甩脸色,是不需要理由的。”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讲道理的,你的一些话或者设计伤到了很多人的心,那么认错就是你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解释再多只会错的越多。

新品发布的目的,最终不还是为了让消费者接受和满意?其实这类的事,在某些程度上跟艺术有点类似。

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被大众所接受,所以艺术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的艺术有些并不适合在公共场合展出,因为并不是有那么多人能领域的到其中的深意。

若想让艺术在公共场合展出,那么就从大众层面去思考问题,会不会有些元素他们接受不了?亦或者某些元素是否会令他们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

艺术能被创造出来那么自然是有一定的深意和价值,但若放在不适合的场合,深意不被理解和接受,它也就没了价值。

某小泉总经理以外国人的标准去讲述用刀,这个行为从一开始就引发了不适,自然也不会得到好的反馈。

有句话叫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创新是好事,但不应该妄图一下子改变大众的认知。

李宁最终还是道歉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