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郑板桥
一间茅屋在深山 白云半闲僧半闲
白云有时行雨去 回头却羡老僧闲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在郑板桥传世墨宝中多处可见。在《板桥手书七绝十五首长卷》中排第十一。板桥喜欢与僧道交游,以僧道入诗,与僧道唱和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思想上,板桥确实根深蒂固的受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虽然板桥常用佛教题材创作,但却与佛教思想靠不上边。从整组诗中不难看出,板桥在效仿陶渊明所塑造的五柳先生。诗中的“老僧”就是板桥为自己塑造的形象,用的是极其夸张的泼墨、大写意手笔。
《山居》
郑板桥
一间茅屋在深山 白云半闲僧半闲
白云有时行雨去 回头却羡老僧闲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在郑板桥传世墨宝中多处可见。在《板桥手书七绝十五首长卷》中排第十一。板桥喜欢与僧道交游,以僧道入诗,与僧道唱和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思想上,板桥确实根深蒂固的受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虽然板桥常用佛教题材创作,但却与佛教思想靠不上边。从整组诗中不难看出,板桥在效仿陶渊明所塑造的五柳先生。诗中的“老僧”就是板桥为自己塑造的形象,用的是极其夸张的泼墨、大写意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