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温州南拳十大名师

温州南拳十大名师

更新时间:2023-09-10 14:55:58

温州南拳十大名师

一、蔡友礼

蔡友礼(1625—1700),老平阳矾山镇人,据当地蔡氏宗谱记载:清中期因寇乱,蔡国鼎携儿孙从福建安溪迁至平阳(现苍南)矾山镇东山下村安家务农为生,其大儿子蔡友礼自幼习武,武艺高强,后拜南少林武僧“铁人仔”为师,习南少林拳法计十一载。拳艺后来代代相传,蔡友礼曾孙蔡宗奎、蔡宗修,为南拳一代名师,曾应邀于江南传授南少林拳东山下法,他们的传人赵开全、李中共的拳法表演曾在央视频道播出,如今,南少林拳东山下法已被列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吴明光

吴明光(1689—1759),古云“瓯渠名师出明光”,吴明光是永嘉瓯渠始迁祖吴金明第十九世裔孙。1707年,他参加大岚山僧人张念一部抗清起义失败后,遁入少林寺充烧火僧数年,学得少林棍法、拳术,回乡之后,将这种齐眉棍法和拳术结合本土拳法,形成系统,自成一体,传给子弟乡人,他是永嘉瓯渠南拳的鼻祖。吴明光后人代代习武行医,名师辈出。

三、温大教

温大教(1789—?),平阳县麻步雷渎人,他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建永春学拳,1813年将白鹤拳传入麻步雷渎,是温州地区白鹤拳的先祖。清道光、咸丰年间,雷渎的鹤法高手辈出,当时甚至连十四、五岁的小孩也懂得几手拳法,成为当时浙南著名的“拳窝”。白鹤拳传入平阳已200多年,如今已经遍布温州各地,民间称其为雷渎大教白鹤拳,该拳传至小南平原后,又形成大马中架的小南鹤法。

四、王维艾

王维艾(1810—1881),平阳鳌江梅溪人,拜福建漳州苏文成为师,后王又跟林捷云(1829—1857)学习,苏、林两师用心教授,维艾勤学苦练二十余载,深得鹤拳精华,艺成后参加师兄林俊为首的红线会,红线会起义失败后到漳州衡口老祖宅开设武馆,后又回平阳十八都凤岙专心授艺。培养出一批武坛骄子:王守窥(戊辰年武举)、王守宦(甲戌年武生)、王守相(同治壬戌年武生)、王守渗(武痒生)、王志懋(武俏生)。

五、吴通辉

吴通辉(1821—1881),字汝彩,号玉山,官名辉奎,人称:“阿彩老师”,永嘉瓯渠人。例贡生,赐赠外翰进土,保举军功六品衔,赏戴蓝翎,诰封昭武都尉。吴通辉系瓯渠吴氏第二十二世孙,上新屋家族第一代。1865年,他在瓯渠新大房小宗内开设“武书院” 。长子吴承球(球相),次子吴承轩同时考取武秀才,1873年,又让两个儿子同去杭州考武举人,承开中举,承球未中。他一心从事“武书院”教授工作,并留长子承球协助其教习武考科目与武术,使这个山乡中的“武书院”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成绩斐然。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