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笠翁对韵下卷《四豪》第三段是什么意思

笠翁对韵下卷《四豪》第三段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9-11 20:38:58

笠翁对韵下卷《四豪》第三段是什么意思

台对省,署对曹。

分袂对同袍。【台对省,署对曹】台、省、署、曹都是古时官府的名称。【分袂(音妹)对同袍】分袂:古时把离别称作分袂。袂,袖子。同袍:最早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来,多数场合为军人用以互称。后亦用来泛指朋友、同僚、同学等。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艚。【返辙对回艚(音曹)】返辙等于说回车。晋阮籍由于当时政治昏暗,心情苦闷,常酒醉后乘车出游,遇到绝路就痛哭而回。回艚:艚,就是船。晋王献之曾在雪夜乘船去访问他的老朋友戴逵,走到半路,忽然命令船只返回。人们问什么缘故,他说自己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良借箸,操提刀。香茗对醇醪。【良借箸(音住)】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听信郦生的话,准备把诸将分封于各地为侯王。张良认为这是错误的,就在酒宴前,借席上箸一一陈说道理。箸,筷子。【操提刀】传说匈奴使者要拜谒曹操,曹操自以为相貌不扬,恐为耻笑,于是让崔琰(音眼)装扮成魏王,曹操自己装扮成卫士,提刀立旁。朝见后,让人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使者曰,魏王相貌亦复平常,但床头捉刀人(指曹操)乃真英雄耳。【香茗对醇醪(音纯劳)】香茗:指香茶。唐白居易《晚起》诗:“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酒后颇思茶,意纔少动,香茗已置几上。”醇醪:味厚的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明张煌言《赠徐闇公年丈》诗之三:“明月开尊皆胜侣,春风入座似醇醪。” 滴泉归海大,篑土积山高。【滴泉归海大,篑(音馈)土积山高】都是说积少成多的意思。《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伪《尚书·旅獒》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篑,古代盛土的筐子。石室客来煎雀舌,画堂宾至饮羊羔。【雀舌】一种名茶。【羊羔】美酒名。《事物绀珠》:“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宋苏轼诗:“试开云梦羔儿酒”。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鵩鸟;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鵩(音服)鸟】汉贾谊被黜为长沙王太傅,内心悲,一日有猫头鹰进宅,人皆以为不祥,他就写了一篇《鵩鸟赋》抒发情怀。鵩,一种猫头鹰类的鸟。【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由于佞臣毁谤,遭到楚王贬谪,曾在湘江一带流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后投汩罗江而死。《离骚》是他写作的长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