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什么是脂评本

什么是脂评本

更新时间:2023-09-18 01:13:57

什么是脂评本

提醒一下楼主,《红楼梦》是没有辰甲本和辰乙本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倒是确有其事。这涉及《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红学”研究的分支版本学的内容,极其复杂。

简单来说,《红楼梦》是一部基本完成但仍有缺失的作品,今天的研究可以证实,曹雪芹已经完成了整本书的大体创作,而《红楼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曹雪芹每完成一部分的书稿,便交付其至亲脂砚斋等人添加批语和誊抄。所以完整的《红楼梦》应当包括正文和脂批两个部分。当然,批评的不止脂砚斋一人,只是其中署名“脂砚斋”或是“脂砚”的最多,我们就统称脂砚斋批语了。另外脂砚斋只是个别号,其真实身份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断其和曹雪芹的关系非同一般。

早期的《红楼梦》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并没有出版印刷。手抄的原因或是因为有识之士喜爱而抄录收藏,也不排除有人雇人誊抄拿到市场上出售获利。这些手抄本的底本便是经脂砚斋等人加写批语誊抄后的定本。然而底本本身的经历就十分复杂,现金出现的众多脂评本当中,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都有确切的年代可考。也就是说,即便是曹雪芹或是脂砚斋手里的《红楼梦》,也经历过不同的誊抄。或是因为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修改所致,而现今的研究表明,因不明原因,《红楼梦》的底本丢失不全,八十回后的内容散失不见(原因我想不言自明),现在所存的脂评本均为“脂砚斋抄阅再评”,可见,今天所存的本子,都是脂砚斋于底本散失后重新抄阅的本子,并不是最初的完整版。然而即便是这样珍贵的底本,也应经见不到了。

《红楼梦》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以上,这期间大量的手抄本问世,不过现存的本子都是过录本,底本也早已散失不见。现存的脂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本(因有戚蓼生序而得名,包括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宁本四种)、蒙府本、甲辰本、列藏本*(藏于前苏联列宁格勒而得名)、舒序本、梦稿本(杨藏本)、郑(振铎)藏本和靖藏本。其特点是:文字残缺,最完整的不过八十回;大部分拥有脂砚斋批语,对于研究《红楼梦》极其珍贵;与曹雪芹的原文较为接近,其中的错误主要有誊抄时的人为导致,或是底本不完整时后人增补所致。

曹雪芹死后二十九年,书商程伟元和秀才高鹗出版了木活字印刷的《红楼梦》,这个版本称为“程甲本”,一年后,“程乙本”也随即问世。据程伟元和高鹗称,此书为曹雪芹原本,当时风靡一时,结束了《红楼梦》的手抄历史,从此《红楼梦》进入印刷时代。这两个版本与手抄本(脂评本或古本)有着显著地不同:全书共一百二十回,较为完整;删去所有脂砚斋批语和回前回后诗;在正文内容上与脂评本有一定出入。这两个版本印刷量大,很快流行,今天称为“通行本”(相对于程乙本,程甲本改动不大,接近脂评本,所以也有学者将其列入古本之中)。程高本的《红楼梦》现在一般认为是遭过阉割删改续写的《红楼梦》,研究价值不大。续写者为谁不知,一般认为是高鹗(并无确切证据)。

旧红学一般以程高本为底本研究红楼梦,结果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研究结果,一般把旧红学的研究方法称为“索隐”,即为“索隐派”。五四期间古本涌现,以胡适、鲁迅为代表的学者开创了以考证为基础的新红学,即“考证派”。脂评本更接近曹雪芹的原意,其珍贵的脂砚斋批语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料。但是“红学研究”现今仍然处于低谷,很多重要的关键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红学”中主要研究的四个部分就是“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探索遗失的原本八十回后的内容)”,今天见楼主问了,就简单说一说吧。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