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官渡之战曹操采取什么战术

官渡之战曹操采取什么战术

更新时间:2023-09-10 12:55:15

官渡之战曹操采取什么战术

  官渡之战是当年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史家多给予高度重视。《三国志·武帝纪》甚至还记载一则“神话”(也可以说是“鬼话”)。说是桓帝时,土星出现在楚(今湖南、湖北)、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之间,于是一个名叫殷馗的“预言家”便断言,五十年后必有真命天子起于梁国和沛国之间,而且“其锋不可当”。果然,五十年后,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在官渡打破袁绍,从此“天下莫敌矣”。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其实就连官渡之战的许多细节,史家都有不同看法。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在谈到这场战争时,就几乎把《三国志》全部推翻。吕先生甚至说:“《三国志》上所说的兵谋,大都是靠不住的。”他认为曹操取胜的原因并不在于谋略,主要是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说到战术,早期交锋阶段是“声东击西”。

  “交锋阶段”,双方都在小试锋芒。袁绍先发制人。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兵进黎阳,以黎阳为大本营,并派遣大将颜良率先头部队攻击白马,然后又派大将文丑进军延津,但战争的重点是放在白马。四月,只有三千守军的刘延招架不住,向驻守在官渡的曹操发出“鸡毛信”。曹擦决定立即驰援白马,荀攸却建议他进军延津。曹操马上就明白了,荀攸是要他声东击西,做出准备北渡黄河包抄袁绍后方的架势。曹操带领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北挺进。走到延津附近,又突然带领一小股轻骑兵突袭白马。围攻白马的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立斩马下,白马解围。

  后期主要靠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决心。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到底就可以独占一切。

  人生和战争一样,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在战争中做到万无一失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主帅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于主帅的意志是否坚强,而最后的胜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人生也是如此,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