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羊肠在60年代有什么用处

羊肠在60年代有什么用处

更新时间:2023-09-17 07:18:22

羊肠在60年代有什么用处

羊肠在60年代还能做成琴弦。

因为羊肠可以自主收缩,是最理想的制作琴弦的材料。

普通一根羊肠弦能卖到300元左右,但是生产一批合格的优质羊肠弦并非易事,往往需要耗费一个月时间,且成品率只有50%。

“羊肠弦”是怎么制作的呢?

首先采用出生7-8个月的绵羊羊羔肠子,制作过程中工人会用木板反复刮去脂肪、黏液和其他组织,取最里层的粘膜,用碱性溶液浸泡清洗。

充满腥臭味的羊肠

刮擦排泄物及脂肪

浸泡羊肠处理干净

工人要承受相当反胃恶心的臭味,将大批量羊肠进行统一处理。整天在臭气熏天的环境里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臭气熏天被家人嫌弃

通过3天的等待,摊开羊肠薄如蝉翼达到了半透明的状态。这时工人会以硫磺烟熏防虫、防腐,随后用刀片将其一分为二,根据用途扭成不同数量的股线,有时也可以进行染色处理。

分割羊肠

进行分类制作琴弦

为了防止羊肠弦形状复原,就需要把羊肠放进湿度恒定的房间进行烘干。经过3周时间,羊肠已经基本成型。

悬挂风干

晾晒成丝

精确打磨

音调区分

再将羊肠弦精确打磨、裁切、分类、包装,还会将琴弦包裹银线使其声音更加清澈明亮,这样一根价值几百元的羊肠就制作完成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