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兰州伏龙坪传说

兰州伏龙坪传说

更新时间:2023-09-17 02:23:38

兰州伏龙坪传说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其中就包括刘伯温在兰州伏龙坪斩龙脉的传说。

伏龙坪是皋兰山的一部分。皋兰山雄踞黄河兰州段的南岸,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它西起龙尾山,东至老狼沟,延袤20余里,形若蟠龙,曲折蜿蜒,山顶海拔达2100余米。中间的山头像龙头,两边部分像龙尾,而伏龙坪恰好处于皋兰山龙尾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作龙尾山。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憩时梦到西北一带有真龙天子出世,要夺朱家天下,朱元璋惊醒后担忧不已,便招来谋臣刘伯温商议此事,下令让刘伯温遍访全国,寻找龙脉所在。

刘伯温受命后,夜观天象,看到西北王气旺盛,便一路寻至重镇兰州,发现兰州南侧的皋兰山气势独特,主峰像龙头,大豁岘以下山势蜿蜒盘旋,如同龙身。他大为吃惊,认为此地日后必有真龙天子出世,将会取代朱明王朝。于是,刘伯温命人日夜开挖,将大豁岘斩了一个口子,又在伏龙坪修建了四个墩台,寓意钉龙桩,钉住龙的身体,使之不能腾飞。并且修了一个伏龙亭,用以镇压。

传说仅仅是传说,刘伯温斩断龙脉,自然是民间的一种附会。所谓刘伯温在伏龙坪修建了四个墩台,钉住龙身一说更是禁不住推敲。

事实上,伏龙坪原来叫龙尾山,因设有四墩,又叫四墩坪。1956年划为迁居安置区,才正式命名为伏龙坪。而山上的四个墩台,也不是明朝所建。

这四个墩台其实是清代的城守工事,位于兰州旧城郭外西南部,是原安定门的天然屏障。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率起义军围攻兰州受阻后,曾一度撤退到伏龙坪,居高临下,给予清军以沉重的打击,终因起义军寡不敌众遭到清廷镇压。之后,清朝统治者便在伏龙坪靠近城垣的一头,接连修筑了四个墩台,以作城防之用。

清末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之后,曾修复了兰州西北角的一段城墙,并将兰州外城彻底大修。在城外还加固了四墩堡,外包城砖,上开垛口,四个方形碉堡排列在龙尾山上,也就是现在的伏龙坪。

更多栏目